2021年9月6日,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(簡稱服貿會)中國會展業權威信息發布會在北京首鋼園區線上線下同步舉行。服貿會與進博會、廣交會并稱全國三大博覽會。作為歷屆服貿會會展板塊的重要內容,本屆發布會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主辦,中融商匯(北京)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和中展勵德國際展覽(北京)有限公司協辦。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、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、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澤炎等近50位來自會展業界、學界和媒體界的領導與嘉賓現場出席了發布會,國內外線上參與者多達五百人。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、上海大學張敏教授應邀出席,并現場發布了《會展藍皮書: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研究報告》最新成果。
世界會展城市的入圍條件,是必須滿足上述基礎設施、展會項目、市場主體三項指標其中之一。2019年全球共入圍世界會展城市64個,其中歐洲32、亞洲22、北美9、中東1,分別占比50%、34.38%、14.06%和1.56%。以國別論,中國17、德國10、美國9、意大利6、西班牙4,英國、法國、瑞士、波蘭各2,比利時、俄羅斯、日本、韓國、泰國、土耳其、新加坡、阿聯酋各自擁有1座世界會展城市。
世界會展城市中,上海綜合指標位居第一。其基礎設施和會展項目自2015年起,即已形成超越性特色優勢。漢諾威、巴黎、法蘭克福、科隆排位無變動,分別位居第2、3、4、5位。米蘭超越杜塞爾多夫,綜合競爭力升至第6。杜塞爾多夫、慕尼黑、倫敦、廣州分列第7-10位。
中國會展業入圍世界會展城市數量最多。上海居首,深圳、廣州、北京、成都不甘示弱,共同位列榜單20強。南京、重慶、武漢、廈門、青島、南昌、義烏、昆明、沈陽、佛山、香港、南寧榜上有名,然而拳頭商展和重點組展商競爭力亟待加強。目前中國已形成京津冀、長三角、大灣區三大會展城市群,東北、中部、西南、西北四條會展城市帶,海西、海南兩個會展城市特區。未來政府更重視、市場更需要、供給更成熟、環境更友好,中國會展業將從“會展大國”逐步走向“會展強國”。
當前,中國已位列全球會展第一規模,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展覽場次、最大的展覽面積、最強的人才培養體系。十三五期間,上海已基本建成國際會展之都,取得了場館展能全球領先、百強商展世界第一、組展商實力不斷增強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等多項驕人業績。根據《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》,到2025年,上海將全面建成國際會展之都。
面向未來,國際經貿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,新冠疫情在全球仍未得到有效控制,世界會展業遭遇腰斬式嚴重沖擊。中國作為全球會展業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增長極,上海、廣州、北京作為全國會展業龍頭城市,有必要率先從做大到做強,做出智慧、體驗、綠色、品牌和文化,服務三次產業轉型升級、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和開放型經濟建設。
最新成果還對國際最具影響力展館、世界最具感召力展會、全球最具競爭力展商、中國會展業省域競爭、中國會展城市排名、中國會展業未來走向、會展強國路徑,以及疫情沖擊下的全球會展業發展狀況做出了量化評估。上海會展研究院的成果,得到了業界、學界、政府部門的專家、領導與同行朋友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認可。
研究提出,會展強國建設對中國會展業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的更高要求。首先,主動配合國家戰略,自覺服務先進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從大到強、走向高端,并基于市場需求、推進供給側改革,完善體制機制、規范標準、統計監管,保護知識產權,實現綠色發展,走專業化、國際化、品牌化、信息化之路。